大家都在搜

器物之美-工匠之心-论钧瓷茶具

2016-10-29来源:名窑钧瓷网2300人浏览过

器物之美 工匠之心

  草木捣碎后,能做成纸张。枯叶腐烂后,会归于尘土。玻璃遇火,总会融化。就连坚韧的铁,也会因空气氧化而变得锈迹斑斑。万事万物,似乎都不能以一种永恒不变的姿态存留于世。可当我们在博物馆内发现千年前的陶瓷,透过昏黄的灯光向展柜望去时,不觉惊叹它的外表还是那么光洁,它的色彩依然如此艳丽,就仿佛刚从存有余温的窑窖里捧出来一般地青春焕发。它的存在,令世世代代的君王贵胄们如痴如醉。世人对瓷的爱大抵也与它的永恒不灭有关吧

  中文里有三个字进入英文,比如说“茶”是我们送去的tea,我们的衣料就是那个“丝”,英文叫silk,再下来就是china,就是“瓷”。已经规划成西方语言的一部分。——余光中

3.jpg

  钧、汝、哥、官、定,在中国五大名瓷之中,钧瓷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,被誉为“国之瑰宝”。每一件瓷器,无论是在造型还是色泽上,都会存留住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趣。屹今为止,也再没有一种瓷器能够动摇钧瓷在其艺术成就上的地位。“纵有家财万贯,不如钧瓷一片”。这句在收藏界流传了数百年的名言,也说明了钧瓷地位的长盛不衰。再富贵的人家,若是没有一片钧瓷,又怎能彰显其尊贵呢?

  君王之瓷

  钧瓷,创于盛唐,在宋时达到顶峰。自诞生之日起,就因烧制艰难的工艺以及独特的窑变而惊艳于世。从此,它便有了尊贵无比的血统。钧瓷进了皇宫,成了君王御用的瓷器。皇权的崇高与不可侵犯在钧瓷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,既是君主专用之物,民间百姓自然是不可私自收藏的,若用发现寻常人家私藏了一件钧瓷,那也就等于犯了重罪。自唐时期,君主就曾颁布“钧不随葬”的条令。君王下葬这等举国大事,纵有千万金银珠宝随葬,也绝不会出现一件钧瓷。坐拥天下的君主在死后却未曾随葬一件钧瓷,可见钧瓷的珍贵与稀少。

4.jpg

0个 .jpg

  宋徽宗时期,钧瓷的发展一度达到顶峰,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。这位专注于艺术的皇帝对钧瓷的钟爱已达到痴迷的程度。他亲自动手参与过钧瓷的造型设计,力求在造型和钧釉的变化上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。宋徽宗也曾下令,规定钧瓷每年只准进贡的36件以作为国宝珍藏,其余则全部砸碎深埋。在极盛的时期走向衰落,这也似乎预示着钧瓷必得经过一番锤洗磨炼,越过历史的坎坷才能重现于天下。由于战乱频发,钧瓷断代于宋,烧制钧瓷的工匠们流散四处。到金元时期,钧瓷重烧,至明代又再次断烧,连同钧瓷的烧制工艺也再不复存。金元至明朝时期,虽钧瓷重烧,但其造型与工艺却已不复大宋时期的鼎盛了。

2.jpg

  回顾千年的钧瓷史,它曾盛极一时,也曾数度衰落,它曾至高无上,也曾颠沛流离漂泊海外。再观今日钧瓷的蓬勃发展,一片欣欣向荣之势,这当中的变化万千,亦如它曼妙的窑变一样不可揣测。钧瓷不语,却可观天下,懂得欣赏钧瓷之美的人,也定能够体悟这岁月的无常曼妙。

  钧瓷胎质细腻敦实,釉厚浑活。钧窑的釉色基调是青色,偶然有在青色中出现或深或浅的红色或紫色来,而这种紫色,有时像云后迸射出万道霞光,有时像万里晴空飘浮的彩云。古人有诗赞:“绿如春水初生日,红似朝霞欲上时。烟光凌空星满天,夕阳紫翠忽成岚。”

未标题-1.jpg

  钧瓷色泽,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,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。这些绚烂奇妙的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,即使同施一种釉,一经烧成即五光十色,变幻无穷。红里透紫、紫中藏青、青中寓白、白中泛红,五彩渗化,相映生辉。在不同光线、不同角度下观赏各有情趣,耐人寻味,并辄有新意。

  闲观窑变神韵色,静听钧瓷开片声。钧瓷开片裂纹的声音,如铃如泉,虚妙清冷;如琴如涧,令人浑然忘我。而钧瓷开裂的纹路,似蟹爪,似蛛网,似冰裂,釉面晶莹剔透,而纹理清细可观。釉中更有点如珍珠,星溪银河,光泽润目,此乃钧瓷在形色以外,另具神韵之处。

前往钧瓷商城

品味钧瓷茶具,感受传统茶文化
品味钧瓷茶具,感受传统茶文化
钧瓷鉴赏   2018-06-05
观音瓶:观音瓶瓷器的寓意和由来
观音瓶:观音瓶瓷器的寓意和由来
钧瓷鉴赏   2018-06-02
孙军当选河南省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
孙军当选河南省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
新闻资讯   2018-06-02

栏目最新

钧瓷《五牛纳祥》鉴赏,五牛图的渊源
钧瓷鉴赏   2020-06-16
煤烧钧瓷即将消失?价格会不会再次升高?
钧瓷鉴赏   2019-06-28
传统经典钧瓷器型介绍
钧瓷鉴赏   2019-06-17